首页 >  民族政策 >  三千孤儿入内蒙... >  正文

三千孤儿入内蒙

2021-05-21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

1959年至1961年,正值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抚养“国家的孩子”,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

当时,东南沿海一带由于人口密度大,加之发生了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灾情尤为严重,上海孤儿院收留的婴幼儿比正常年份多出几倍。由于食品严重不足,孤儿们出现营养不良、夭亡等现象。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

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康克清向正在北京开会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求援。那时,内蒙古牧业也正遭遇严重困难,不少乳品厂都已停产。但是,乌兰夫当即决定从内蒙古向上海紧急调拨一批奶粉、炼乳、乳酪。然而这些援助只是暂时性的,在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后,乌兰夫决定将上海的孤儿都接到内蒙古,由牧民们来抚养。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上海等地区的压力,而且对将来牧区人口发展和地区建设也大有益处。

这一想法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乌兰夫立即派人到上海商谈孤儿移入内蒙古的具体事宜,包括对即将移入的孤儿进行健康检查、请育婴院代购代制孩子的衣服被褥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还专门给上海市划拨了上万尺布票指标,用于购置孩子衣物。对于这次孤儿移入行动,乌兰夫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指示,确保3000余名孤儿一个不少地安全送到目的地。

对于这些身体状况欠佳的孩子来说,从上海到内蒙古不是一次简单的南北大搬迁。为接收和安排这批南方孩子,自治区专门成立了以卫生厅和民政厅厅长为主要负责人的机构,配备专业的医护和保育人员,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起初,孩子们大都先被收留在城市的医院里,经过严格的体检、治疗后,再送进育儿院。收养孤儿的育儿院,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兴蒙”,寓意内蒙古人丁兴旺、繁荣发展。

3000余名孤儿在育儿院受到精心照料,等他们逐渐适应后,就可以由当地牧民领回家了。牧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骑着马,赶着勒勒车,来到育儿院申请领养孤儿。

在锡林郭勒盟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的张凤仙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就是其中一户,他们把6个孩子背着抱着领回了家。

困难时期,要想养活6个孩子谈何容易,张凤仙为此累弯了腰。有一年春节前夕,政府特批给孤儿每人5斤大米,领米地点在百余里之外。为了让6个孩子吃上米饭,张凤仙赶着牛车出发了。一路大雪纷飞,张凤仙走累了,就靠着牛睡一会,睡醒了接着走,用了三天三夜才把大米带回家。看着孩子们大口大口吃着米饭,张凤仙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张凤仙倾力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文化大革命”时期,旗府中学的一位教师被要求每天捡牛粪,张凤仙便把他请到家里来说:“你来教我家孩子读书,我管你吃喝,每天还送你一筐牛粪回去交差。”

就这样,破旧的蒙古包变成了“家庭学校”,6个孩子均受到了正规的文化教育。暑去寒来,2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2个参军入伍,晋升为军官;2个留在草原,当上了干部。

然而张凤仙却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在张凤仙去世后,几个孩子给她立了一座碑,墓碑上面镌刻着:慈父道尔吉,慈母张凤仙。“虽然蒙古族并没有立碑的习惯,但是我们想让世人知道,这里安息着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孩子们说。

和张凤仙一样的草原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有很多。他们接受国家嘱托,主动担起这份国家责任,用真情付出诠释大爱无疆。

在四王子旗保健站,当时年仅19岁的都贵玛承担起了照顾28个孩子生活的重任。洗衣、做饭、煮牛奶……“一下子来了那么多孩子,像小羊羔一样特别吵,白天要照顾他们吃喝,晚上还要值班,根本没法睡觉。”都贵玛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但看到孩子们茁壮成长,脸上有了笑容,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随着孩子们被一一接走,都贵玛也跟着经历了28次离别的痛苦,但她说:“抚养‘国家的孩子’是我的荣光。”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年过古稀的都贵玛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并在天安门观礼台现场观看了国庆大典,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对她的关怀和爱戴。她激动地说,党和政府给我颁发荣誉奖章,我衷心地高兴。这是我一辈子难得的荣誉。内蒙古的母亲们抚养了国家的孩子,这是各民族心相连、共患难的一段历史,应该铭记。

“我们永远是草原的孩子!”这是来到内蒙古的3000余名孤儿共同的心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小娃娃们已经儿孙满堂,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用汗水和心血回报养育了他们的土地和人们。他们说:“我们在草原得到了超越地域和民族的大爱,如今将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努力做民族团结的表率。”